党内监督是指党内各级组织、党员和其他党性组织对党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党员领导干部以及党的工作、纪律、政策和决定的监督和管理。重点瞄准谁是指在党内监督中明确优先监督的对象。党内监督的中心是党的领导机关,因此重点瞄准的是党的领导干部。
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的内部监督机构,主要职责是对党的领导干部和其他党员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因此,在党内监督中,纪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纪委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加强对党的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发挥好党的纪律作用和政治作用。
(资料图片)
纪委除了主动开展常规监督检查以外,还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敏感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在处理违纪违法问题时,切忌大张旗鼓,而应当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对肃清违法违规行为的坚定决心。
除了自身的职责以外,纪委还应该积极协助其他监督部门开展工作,确保监督体系的协调有力。
党内监督的重点瞄准谁是为了防范和查处滥用职权、排除异己、利益输送等问题。因此,党内监督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权力运行问题。权力在党内的运行必须受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和廉洁性。
在党内监督中,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体系,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逐步形成权力监督的网状结构,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
此外,也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严格的权力运行规程和流程,明确权力行使的边界和程序,建立健全防范利益输送的制度体系,防止腐败行为发生。
反腐败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内监督的重点之一。在党内监督中,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特别是高级干部的监督。只有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才能够有效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反腐败工作必须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对涉嫌违法违纪的党员干部一律查处,不分大小,不论官职高低。在反腐败工作中,还要注意保护党员干部的基本人权,避免“伸张正义”变为“打击报复”。
同时,要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解决问题。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高压态势,使党员干部清醒认识到腐败的危害,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和决心。
民主集中制是党内监督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党内监督中,要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让党员干部在集体决策中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同时,也要严格落实集中制的要求,确保决策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民主集中制的核心是“民主”,也就是大家都有发言权,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决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多数决定一切”,而是要在发挥民主的基础上,始终保持对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在党内监督中,要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不断完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执行更加有力有效,监督更加及时、严厉有力。
党的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党内监督中,要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加强对党员干部作风、纪律和党的政治建设的监督管理。
党的建设要坚持从严治党,严格执行中央的各项决策,强化纪律教育,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注重培养新一代党的领导人员,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要注重党的政治建设,加强党性教育,强化理论武装,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和党内监督。
党内监督的重点瞄准谁是为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防范和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党内监督中,要加强对权力运行、反腐败、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健全制度体系,推进民主集中制和司法体系建设,构建起全方位、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党内监督既要依靠法律规范,又要借助制度设计和文化建设,落实全党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建立健全党内监督制度和机制,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决策机构和党员干部始终保持高度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关键词: